【专题报告】武汉交通-空间协同规划仿真平台交通影响评价系统

发布日期:2021-02-22  点击次数:1130   字体显示:【大】  【中】  【小】

随着地方法规规章体系的完善,交通影响评价已逐渐成为贯穿规划管理、项目建设的一项常规性工作。为适应当前精明规划、精致设计、精细治理和精准管控的新时代要求,实现交评工作的标准化和自动化,武汉交通院依托“武汉交通-空间协同规划仿真平台”自主开发了交通影响评价系统。
1、系统思路
从定量评估自动化辅助规划决策出发,建立武汉市交通影响评价工作的技术流程、技术方法,明确数据采集、模型建立、评估清单等相关技术标准,开发机器评估平台,实现建设项目审批中交通影响评价工作流程的智能化,提升项目审批效率和响应能力。
2、模块体系
以构建自动化交通影响评价工作为突破口,融合数据体系、指标体系、模型体系、功能体系四大支撑模块,实现标准化、一键化计算影响指标、自动化输出交通影响评价报告。
●融合用地与交通、传统静态与多源大数据等标准数据,提升基础数据整理工作效率。
●从底层开发空间数据库,将大数据和工具算法移植到云端,充分发挥大数据、在线计算优势。
●以评估目标为导向,结合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要素和评价因子,细化形成5大类26项评估指标,实现评估指标量化的全方位支撑。
●对接城市交通预测模型,构建武汉市交通影响评价专项模型和算法体系,实现建设项目不同要素交通评估指标的自动计算。
●自主开发了诱增交通生成、交通分布、出行方式划分、交通分配四个核心算法,不依托既有商业交通模型软件,无需使用者具备复杂的建模能力。
●构建穿透式查询等一系列扩展工具,提高平台对交通决策的驱动能力。
●以武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城市仿真平台为依托,整合形成全市交通影响评价项目资源库,实现建设项目的全周期交通影响评价信息化管理。


3、技术路线
系统继承了最新《湖北省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技术规范》的交评流程和技术原理,以向导模式组织交互流程,将整个交通影响评价工作划分为八个步骤,使用者只需跟随向导模式顺序操作,即可完成从规划方案输入到多方案比选、标准化评估结果清单和报告生成的全部工作。在用地规划、设施选址和建筑方案审批工作中,辅助评估用地性质、开发规模、开发时序、平面布局等关键要素,形成面向项目审批管理的交通影响评价报告,服务建设项目审批和智慧决策。

(注:未经许可严禁转载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