武汉市过江交通评估报告

发布日期:2020-06-30  点击次数:986   字体显示:【大】  【中】  【小】

“两江交汇、三镇鼎立”是武汉特有的城市格局,过江交通历来是城市交通发展的重大课题。2019年,武汉市过江交通迎来诸多机遇与挑战,为形成对过江通道交通的定期研究分析,掌握“工程、政策”的变化对流量的影响规律,武汉市交通发展战略研究院开展了过江交通专项评估工作。

一、过江交通十年历程
1、过江格局发展历程
武汉过江通道建设紧跟城市与交通发展步伐,由缓慢推进到迈入建设快车道,由单一机动化转向机轨并进。目前已形成长江“市域十桥五隧(含四轨)、三环内七桥五隧”,汉江“市域九桥两轨、三环内六桥两轨”的过江通道格局。
2、机动车过江交通总体需求演变
过长江交通总体需求旺盛,2019年过长江日均总车流量约84万辆,达2009年的2.7倍,年均增长率约10%,除2018-2019年建成通车的公铁隧道和杨泗港长江大桥外,其余通道高峰均已接近饱和。过汉江总车流量呈“平稳—大幅增长—平稳”的趋势,除古田桥外的过汉江通道高峰均已接近饱和。
过江通道建设一定程度上诱增了机动车过江需求。2009-2015年为过长江交通平稳增长期,年均新增3.7个车道,年均过江车流量增长约3.2万辆/日;2015-2019年为过长江交通提速增长期,年均新增4.5个车道,且新增通道主要分布在中心区过江需求密集区,年均过江车流量增长约7.8万辆/日。


3、公共交通过江交通需求演变
自2012年武汉第一条过长江轨道2号线通车后,目前已形成4条过长江轨道交通线路和2条过汉江轨道交通线路,极大地改善了过江交通客运格局。
目前公共交通占据过江交通方式的主导地位,“轨道+常规公交”方式过江客流占总过江客流比例增长至约62%,三镇之间的沟通效率得以提升。


二、2019年重要事件的过江交通影响分析
1、军运会期间交通管制措施交通影响分析
军运会期间实施外环内禁外、三环内禁货、设置军运会专用道、大众宣传等交通引导与管制措施,保障军运会交通畅通。军运会期间,过江总流量略有降低,二七长江大桥、长江二桥、白沙洲长江大桥、知音桥、月湖桥5座桥梁各设2个军运会专用道,整体运行速度略有降低。相邻分流通道中,公铁隧道分流作用最为显著,日均车流量由2.8万辆增至3.6万辆,其它通道富余能力有限,分流作用不甚明显。


2、杨泗港长江大桥通车交通影响分析
2019年10月杨泗港长江大桥正式通车,通道分上下两层,上层为快速路,主要服务中长距离过江需求,下层为主干路,主要服务两岸临江区域过江需求。目前通道日均车流量约5.6万辆,其中77%的车流量集中于上层通道,随着两岸开发推进,交通需求有较大增长空间。杨泗港长江大桥开通后,白沙洲长江大桥车流量降低约18%。


3、航大线过江通道取消交通管制影响分析
长江大桥、江汉一桥过江通道节假日取消尾号限行后,加强了三镇沟通与联系。取消限行后,两座过江桥梁车流量分别增长18.7%和16.1%,接近历史高位水平,两岸局部疏解区域交通拥堵问题有所加剧。

(注:未经许可严禁转载)